我们总是说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监测,缺一不可。为什么缺一不可?有物理了,还为什么要用化学和生物?或
者反过来问,有化学或生物了,为什么还要物理?
其实就一句话:物理监测,看的是机器给了多少灭菌效应出去;化学和生物监测,看的是器械接收到了多少灭菌效应进来。
物理监测,看的是集合了机器、程序的整体灭菌过程能够给出去多少F0值。它站在机器的角度,查看一个设定好了的程序是否依据要求运转。只要运转合理,那我们有理由相信
该给出的F0值都给出去了。
但给了100的力量出去,器械就一定接收到100吗?不一定。而化学和生物监测,就是在灭菌舱内部,在包裹内部,在器械边上,检查的是接受到了多少F0值。
既然物理监测和化学与生物监测是两个立场的判断,就意味着有可能出现这么两种情况。
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有空气阻碍了蒸汽穿透,某些地方压根没碰到蒸汽,根本没形成灭菌环境。
因为现今的程序设计都是过量的,所以很多时候即使少了点,也不影响最终器械达到无菌。
从这个概念来说,机器给了多少没“那么”重要,只要器械接收到足量就够了。毕竟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灭菌器械。也就是从技术角度而言,化学或生物监测的结果的重要性,实际上要高于物理监测。
肯定是以较为严格的标准来要求日常工作,防止意外的出现。但我们需要明确一点:机器给出的效应和接收的效应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。物理监测失败,未必意味着化学或生物必定失败。反过来,化学或生物失败,也未必意味着物理监测失败。